产品视频
产品详情
联系方式
年的私文。当初只是为一个课题整理思路,没在任何地方发过,包括网上。四年后重读,有些事实可疑,有些观点粗糙。不过还是决定原样照发,认真思考问题应该成为设计人的习惯。
“自主创新”一词恐怕我们已听了太多遍,似乎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天经地义的概念。除了企业(尤其是集群产业的企业)经济转型的需求以外,国家各级政府特别是科技、经济、信息等部门的大力推广宣传和不遗余力的资产金额的投入也是该词长盛不衰的重要推手。
“自主”一词最初是针对中国制造业OEM,意即创新也要OEM,不能把产业链高端一直留在国外。这个词后来在企业界引起了一些狭隘的理解,以为自主创新就是创建自己的研发部门,自己搞研发、搞设计。企业边界理论里有个“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即企业向上下游拓展业务,就创新而言,就是拓展到上游了,把研发环节揽入企业内部。
如此企业势必投入增多、责任增多、风险增大。对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中国集群产业,此法堪忧,“集群”的优势完全没有办法发挥。因为“集群”隐含的一层意思是把一个产品的产业链在物理空间上集中起来,开展社会化合作,各司其职,减少运输成本,发展集群内的交易市场和交易网络,提高生产效率……总之,强调的是资源优化与合作的概念,而不是让一个企业大包大揽,发展出同质化态势,然后彼此之间开始竞争杀伐。
制造业OEM的瓶颈让国内企业纷纷“自主创新”,政府的力推和慷慨买单行为让国内企业的创新需求量暴增,人人都想要创新。以义乌的饰品产业为例,该产业一年的新款设计量高达几十万款;海宁的一些皮具产品企业平均每天的设计量有4到5款,杜桥的眼镜产业在夏季太阳镜产品需求集中时,出方案不是论“款”,而是论“批”,每批20~30款。其他一些消费类产品产业这样的一种情况更普遍,比如文具、电子表等。
创新的需求量如此之多,引发供需矛盾是自然的事情。高校从事产品开发的专业(工业设计等)的招生数量经历过一个大幅度增长的时期,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严令下已趋稳定。高校再怎么扩招向产业输送人才,也比不上创新需求量开始上涨的速度,况且创新人才并非一直会留在产品产业链的上游,刚出校门的毕业生跳槽频繁。有些成就的设计师改行是普遍现象,改行的方向则多数是产业链下游,要么就是做熟了自己创业做产品,开始了一个新的纵向一体化链条;要么是改到赚钱更容易(如销售)或工作的确定性更强(如结构、工艺)的环节。改行到产业链上游的(市调、策划等)仍属少数。
创新需求暴增,人才接济不上,就会出现“创新产能不足”的问题,和小工厂接了大宗订单却发现生产设备不够用的情况差不多。那么集群产业的创新产能现状是怎样的呢?企业怎么样应对这种大量的创新需求呢?
目前的情况大致是(按使用多少递减):好一点的企业是采用“劳动密集型设计”的方式来运作,如义乌某饰品企业300多人的设计“车间”,夜以继日搞设计。差一点的企业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山寨了。也有些企业投资搞设计竞赛,从社会上广泛收集创意,然后对优选出来的方案做进一步加工。实力稍强的企业则针对自己的产品寻求定制技术,如开发自动化或智能化的设计工具软件。也有少数企业想到了去购买专利,或者对过期专利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对于有专门的创新设计服务机构支持的行业,有些服务机构采用“超市化”设计方式,让专业设计师或高校的学生做大量设计的具体方案供企业选择,选中的方案进行交易或再做进一步的修改调整。
对“劳动密集型设计”,创新人才的质量很难保证是个大问题,如前述饰品企业的设计师很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设计专业科班出身的很少,设计成果在经验基础上先保量再求质。
设计竞赛实质上是一种开放创新源头的做法,使创新设计的来源不再局限于本厂设计部门或合作设计企业,甚至也并不全是职业设计师(很多在校学生参赛)。这样一种全民参与的形式对提高创新产能还是有帮助的,但这种设计的具体方案的交易模式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山寨是一种被广为诟病的违法现象,但是如果去除了其法律背景,不难发现它和渐进式创新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渐进创新的各阶段性产物的产权归属不同。
定制技术(个性化定制、大规模定制)和专用软件技术一般都有较强的行业背景,投资巨大,中小企业使用的较少。另外多数这类软件也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或设计师做相关操作,其智能化程度并不能完全取代职业设计人员。
购买专利进行二次开发的做法目前还很少,这里的主要麻烦在于专利价值的甄别和专利库的使用权限,目前国内相关的服务还非常不完善。
“超市化”设计是一种“专利市场”的模式,与设计竞赛类似,包括现有的威客、众包等新型商务模式都类似,这样的形式对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的创新是一个良好解决方案。其主体问题则是法律上的问题,即专利所有人无法为自己的创新资源“保值”,创新的价值易流失,走法律途径保护困难。
上述各种应对策略中,最主要的还是“劳动密集型设计”和改进式设计(如果不提“山寨”一词的话,实际上绕开法律的合法山寨行为还是很容易办到的)。设计竞赛近10年来逐年增多,但是仍以企业广告效应为主,并非集群产业的中小企业解决创新产能不足问题的普遍方式。
上面提到了创新的需求量,“需求量”一般指产品而言。对创新设计使用这个词的隐含意思其实是把创新的产物(可以是产品的设计的具体方案等)当作一类特殊产品(或商品)来看待,因为它具有生产和交易两种基本的产品特征。说特殊,是因为这样的产品(创新设计)不具有物质形态,因而它的价值属性与普通有物质实体的产品有很大区别。
我们现在生活中用到的大部分产品都具有工业化特征。工业化的两个主要属性是批量化生产和劳动分工,其中批量化生产隐含了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概念,劳动分工则隐含了部件或中间产品交易的概念,因为一个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实体来完成,如电脑的CPU是微软生产的、显示器是特丽珑的、鼠标是罗技的、机箱是爱国者的,甚至一个部件也有一定的可能是由不同的厂商来完成,如鼠标的外壳和内部电子结构。经济实体之间一般是通过商务交易来达成合作(现代产品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越来越少了),使产业链的各个链环串联起来。分工的另一意义则是对创新人才的职业影响。
既然创新设计也可看作一种产品,那么产品的批量化生产的相关经验、技术和管理历史是否可以重演呢?我们可以试着从创新设计的产品属性出发,逐步探索其产能不足的解决方案。
既然创新设计也具有产品的特征,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借鉴实体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同时考虑这种特殊产品在价值属性上的差异而做一些额外的改进工作。
工业革命让实体产品的制造从原始的手工生产走上了批量化生成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了不起的革命。其实,如果不考虑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带来的效率提高,许多古代的手工业作坊其实也是具有工业化雏形特征的。如早在元代以前,中国的瓷器作坊中便出现了流水线作业的绘画形式:一件瓷器上的画作由若干工匠分工完成,有的只画山水,有的只画亭台,有的只勾勒人物,有的只画花草树木——甚至是有的只画树叶或树干。每个人都不是功力深厚的艺术家,都只谙熟于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主题。这种形式让工匠们一天之内可批量完成多件瓷器的绘画,而整体作品的艺术水准丝毫不逊于大师。
瓷器绘画可以看做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活动,其流水线作业方式是“大师”的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的一种应对措施,因为对工匠的能力要求显然远低于大师。但是作业的质量并不差,前提是买主对大师的品牌效应不敏感,并且不介意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就像大部分产品的用户并不关心产品的设计师是谁以及他怎样把产品设计出来。
上述“大师”效果的营造应归功于劳动分工。劳动分工的细化使原本复杂的、技术要求高的整体性工作被分解为技术要求较低的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即:技术上的高要求被管理上的复杂性所代替。
目前对创新产能提升的要求已经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尤其是在集群产业,如技术研发、商务模式创新、分工交易等等。工业化的各项内容其实已经都在实施中了,工业化的趋势逐渐明显,外部条件也逐步趋于成熟。目前只是工业化这一概念尚未明确提出,创新设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来研究也还没有被提出。所以,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整体上的统筹安排,其中也包括政府资金的流向、政策引导,以及各类企业、服务机构、高校、设计师个人等利益相关群体在看清大形势、大趋势的前提下找准自己的定位,并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
最先让我意识到创新设计本身有可能以工业化形式运作,是在我撰写博士后出站报告时。在浙大的两年,我走访了许多浙江集群产业,包括义乌小商品、杜桥眼镜、海宁皮具等。最让我震撼的则是义乌某饰品企业300多人的设计“车间”,以及它的负责人对我提起的义乌年几十万款的需求量,当然还有他悲哀的“饰品产业已经完蛋了”的表情。我在博士后出站报告里提出了“超市化设计”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在某卫浴产业尝试性地(非常幼稚地)地付诸实施了,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也有很多问题。当时提这个概念时,对设计商务还没有太多的认识。后来我认识到这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学问题,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来审视它已经不够了。
实际上,“工业化”一词用于非实体产品上,阿诺德.汤因比在他的宏伟巨著《历史研究》中早就提到过。汤因比这样论述工业化模式在产品生产领域之外的蔓延,“西方世界一直生活在两种制度的统治之下:工业化经济体制和民主化政治体制。……工业体制具有劳动分工,工业产品是内含通过对原材料机械加工而成的大量产品。这种工业体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20世纪西方的思想实践中也一直在被复制出来。”
MIT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Muriel Cooper是“计算艺术”和“信息设计”的重要人物,在使用高效技术手段实施创新设计和艺术设计方面做出了极大的推动,她说,“我相信在信息电子化时代,复制工具与设计之间的界线会模糊,同样,设计师与艺术家、职业者与业余者之间的界线也会消融。”
两位大师的前瞻性毋庸置疑,他们都提到了信息产品(包括创新和创意)的工业化生产,但是并没有提交易。交易的概念是隐含在工业化模式的“分工”特征里的。他们关注了工业化的分工的结果,但是没有关注分工的组织管理。
在讨论在集群产业的创新设计领域推动工业化之前,应该首先明确一下,工业化的“迹象”是否真的出现了?我们是在做一件顺应大趋势的事情,还是在一厢情愿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审视现状中的“迹象”问题:1)创新设计界有些一直在做的事,可以归结为工业化的某个局部;2)相关领域近期的一些进展,如软硬件技术、商务模式创新等,为工业化的推进铺平了道路;3)集群产业的需求或问题,除了工业化别无其他完整解决方案;4)政策导向,包括隐含或引申的导向性暗示。
一是技术研发,包括各类CAD工具技术、智能化辅助技术、大批量定制和个性化定制技术等。这类技术大部分是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应对新出现的难题,在效率和创新设计方案的批量生产方面(如快速设计、快速修改、多方案批量设计等)着力不多(我本人倒是做过一些相关工作)。
二是创新服务机构的大量兴建,如各种创意产业园区。创意园的兴建实际上是一种促进分工的行为(工业化的两个特征之一),即把产品开发的前端创意部分从产品开发流程中分离出来,交给专门的设计服务机构去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然会提高效率。这种大型建设项目一般都是政府机构推动的。
智能化创新辅助技术归结起来只能算是创新设计链当中的一个环节,其他环节还有很多,如样机制作、功能检验等存在于虚拟空间以外的内容。近年对创新设计影响较大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种:1)3D打印技术;2)智能硬件技术;3)数据分析技术。
3D打印技术目前的发展水平虽然不像传说中“把产品制造环节搬到客户端”那么先进,但是制作造型手板甚至简单的机械机构来做实物样机检测是没有问题的。
智能硬件(如Arduino)相当于以前的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只是价格降低了很多,配有完全免费且简单易学的开源软件和丰富的标准化外设模块,具有一般中学文化水平的人可以很快上手实现自己的智能化产品创意。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分析技术已经逐步商业化,许多以前无影无踪的数据源也变得在网络上有迹可查,调研工作越来越方便,不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收集数据。当然,用户在网上留下的“痕迹”数据也是多种各多样参差不齐的,但是这类数据的整理工作已经可以完全不用出门,有软件技术即可在家里干。
数据分析工作让创新设计的一些决策环节(尤其是在前端创意阶段)有了更可靠的依据,促成创新设计从经验向数据依据的精准性跨越,让各环节的创新设计工作得到更好的支持。数据技术的发展,让设计工作产生了“水平”分工(相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垂直”分工而言),即同一种工作可以在不同级别层次上开展。
创新的商务模式在网络背景下不断出现,与设计有关的包括众包、众筹(Kickstarter)、威客、Quirky、云平台C2B(贡献数据)等。
众包(Crowdsourcing)是指把一项设计任务委派给非特定的人群,是相对于“分包”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讲,众包和设计竞赛的性质是相似的,都是招标的形式,而与分包则不太一样,因为分包是定向委托的业务。众包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协作是目前众包的一个弱势,但也可能只是协作形式尚未进入众包模式而已。而协作在另一种最新商业形式中已经展现出来了,即Quirky。
Quirky是一个位于美国纽约的创意产品社会化电商,并于2009年3月推出服务。Quirky是一个创意产品社区与电子商务网站,利用众包方式,让社区参与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提交创意、评审团审核、估值、开发、预售、生产、销售等多个流程。Quirky社区每周会从当前一周提交的所有产品创意中挑选一个并付诸现实,创意提交者也就成为该产品的发明人。Quirky充分体现了创新链中的垂直协作,由不同的人参与不同的链环,最后利益共享。Quirky是一种走在理论前面的商务模式,理论和技术的及时介入将有可能使这种商业模式得到极大拓展。
早几年出现的威客相当与Quirky的一个环节,即原始创意市场化交易。由于乙方利益得不到保障,这种模式遭受的诟病相当多,尤其是在设计师等乙方群体中。基于云平台的C2B也可以算作是Quirky的一个环节,即群体用户评价。用户可以通过购买行为(RP信息)和评分(SP信息)来为一件商品贡献评价信息,不足之处是只能评价已存在的商品,属于创意的前端或反馈环节,尚不能深入介入创新活动的主体部分。
上述新兴的商务案例表明,“商务”一词对工业化的含义其实是在产品达到最终消费者手里之前,市场已经形成并开始发挥其对产品研发流程的优化作用。这是对“纵向一体化”的逆行。
各级政府对工业设计的支持态度是相当明显的,但是要注意分辨这种支持的结果是不是往工业化方面倾斜。
除了对各集群带创新产业园区的大力支持,2006年以来,政府机构发布的各类创新项目一直呈持续增长状态。以前是鼓励高校或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现在许多项目只鼓励企业申报,但是同时鼓励高校作为合作单位参加,以增进高校创新成果的落地产业化。这是一种促进高校全面融入创新设计产业网络(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努力,让高校这个独立的创新主体承担创新产业链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有助于分工的。
有些偏远地区为了吸引高校或职业创新设计机构的加入,提出了“候鸟”策略(如青田等地),即创意人才每年在该地工作一段时间而不求常驻,这比给钱给地但要求常驻的政策要更具吸引力。与“候鸟”策略类似的还有在集群产业带成立大学研究院,把人员常驻改变为机构常驻,从而缓解了地域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政策的导向性暗示有时是隐含在政策条文里的,如2014年的浙江省信息化项目。信息化项目以软件开发为主要内容,以往的“经济指标”一项可以是企业在软件成果的辅助下获得的经济效益增量,但2014年则规定这项指标只能是软件销售收入,而非使用效益。这表明创新生产技术的市场化推广已经成为政府投资的主要目标。
还有一项政策应该提及一下,即最近几年开始推行的设计师职业资格(即职称)制度。这个制度的意义在于,它防止了创新人才(生产资源)的流失,把有成就的设计师尽可能留在了设计领域。
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创新设计基本是个吃青春饭的行当,加上收入先对偏低、劳动强度大、生活不规律,超过35岁即从业人数锐减。离开设计行业的人要么走向创新产业链的下游从事结构、销售等工作,要么走上管理岗位离开设计第一线,要么彻底改行离开这一领域。
其实很多有成就的设计师年龄增大以后都希望进入高校当老师,一方面求生活稳定,另一方面也有传授经验的个人愿望。高校接纳人才以职称和学历两项为主要硬条件,通常也是门槛条件。以前由于不存在于教师系列对等的职称,有丰富经验但缺乏高级学历的设计师进入高校难上加难,几乎无一不是走“破格”途径。
为什么说上述迹象都与创新的工业化有关呢?这要看它们有没有帮助构建工业化所必备的核心特征——即量产与分工,或其隐含的自动化技术与市场化交易/网络化合作。
上述所列的几种商务模式除了可以促进创新产业链中间需求市场的繁荣外,更重要的是把广大非职业群体纳入到创新链中来。
中间需求市场的繁荣让创新产业链越分越细,从而让一些技能涵盖范围比较窄的人(如普通用户)也可以加入并占据一个独立的链环,如普通用户,他们通过贡献创新概念(甚至是评价数据)就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需要加入某个生产制造商的研发团队。这种情况间接的促成了创新产业链上游中间产品的量产和创新中间需求市场的繁荣——不是通过CAD之类的高效技术研发,而是通过开放创新源头,扩大了生产力,增加了生产资源的投入。
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较深入的研究,在明确现状之后,少不了要去研究各类文献,应该以怎样的套路去研究呢?
按照一般做法,应该首先找到该问题的“有关部门”,即它属于哪个学科领域、分支的研究对象。找到问题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要,这可以指导我们去了解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哪些研究成果,了解了这些才好确定这项研究的内容,避免推磨做重复无用功,同时也要站在众人的肩膀上前进,获得累积出新的成果。
一个疑难问题经常不会这么巧就刚刚好落在某个研究分支上,由它全面包管。真有这样的问题,一般也是被研究了无数遍了,圈外人根本插足不进。社科问题更有可能复杂且跨多个领域的,这就为开辟学科间的协作创新研究空间准备了条件。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该问题从属于两个分类:产业分类和学科分类,或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域。比如,该问题的产业分类属于创新产业、创意产业、设计产业或产品制造业,而学科分类则属于集群产业、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跟企业边界、交易成本、知识生产与交易等理论都有关联。
作为问题导向的研究课题,一般都是发端于具体的产业和应用领域,如果提出该问题且准备深入研究的人有志于拿下该课题,应该也着重展示自己对该问题应用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工作经验,而不是强调解决方法、理论的先进性,因为后者有很大的可能是那些足不出户的大学职业研究人员的强项——他们不熟悉问题,但是熟悉理论方法。
从问题的应用领域到学术领域,是一个层层递进“剥洋葱”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溯问题本质的过程,剥到最后要剥出一个让行内专家也不明觉厉的核心点出来。其实,专家是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东西不明觉厉的,能让他们觉得有些意外或者一时半会没想到的感觉,已经非常不错了。这种感觉可以归结为“原来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本质是这么回事”、“原来这样的一个问题里面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等等。
营造这种感觉的过程也是设计学研究之后发现问题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其方法常常是从某些不易被觉察的底层细节入手,比如义乌饰品的几十万款年产量、偏远地区集群产业设计师的匮乏与饥渴状态等——创意产业对地理的集聚要求不高,因没有运输成本,但是设计师有地理集聚的要求。某一些程度上讲,设计师是这类创新产品的生产设备,能够使用异地生产并以无运输成本的方式来进行市场化交易。
作为一个研究主题、作为研究创新设计的一个入手角度,“工业化”有什么独特优势吗?还是别人早已研究过只不过没有使用这个词而已?
其他学者对创新的研究触及“工业化”概念的肯定有,毕竟创新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了。目前与创新工业化主题相关的学科分支大致可涉及到信息经济学、知识生产与交易理论、企业边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在设计学范畴(或以创新设计为对象)讨论这样一些问题的研究文献,我读到的还比较少。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努力的研究课题,但我还是希望设计学的学者们能够先产生突破:)
官网
阿里店铺
阿里店铺
版权所有 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网址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宁川东路96号 移动电话:13857621608 电话:0576-84757788 传真:0576-8473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