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13857621608

新闻资讯

News

以文化认同为路径——云南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29 18:37:13    来源: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网址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云南省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斗嘎来》在开幕式上演出

  习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为我们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与全国各民族共同开拓我们辽阔的疆域、书写我们悠久的历史、创造我们灿烂的文化、培育我们伟大的精神。云南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和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聚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核,坚持把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一体”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观,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让各民族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得益彰,使云南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既呈现“百花齐放”,又体现“百鸟朝凤”,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把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共性和一体性,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凝练出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认识,将中华文化内化为各民族人民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美美与共、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创作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山间铃响马帮来》《西盟的早晨》《摩雅傣》等一批文学作品,其中一部分还拍摄成电影;创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借助文艺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以生活性、艺术性的表达,真实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幸福大家庭的艰辛和辉煌,谱写了各族人民消除历史隔阂、团结奋斗的光辉篇章,成为云南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

  培养汉语写作少数民族作家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一批部队作家和地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影响带动下,目前云南拥有全国民族成份最多、数量最大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云南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已累计一百多人次,为全国之最。少数民族作家们用文学的方式书写各族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的历史进程,展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格局;书写各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相互亲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现实生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最重要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4年制定了《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大力推广普通线名少数民族教师免费参加普通话培训;组织大学生志愿者1400余人次深入39个县334个村寨,开展推广普通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创建普及普通线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实施“直过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专项,完成9.96万名不通汉语劳动力培训,29.18万人通过手机APP学习普通话、认识常用汉字。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生动展示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与共建中华文化的自觉性。目前,云南建成备案博物馆(纪念馆)161个,其中民族类博物馆18家。8个自治州有6个建成博物馆,29个自治县中16个县建成博物馆;8个人口较少民族有4个建成专题博物馆。云南民族文化通过提炼元素、打造精品、展示创新等方式,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讲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丽画卷。挖掘利用好滇王之印、南诏德化碑、建水文庙、民族团结誓词碑等历史文物,翻译出版“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编纂出版《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云南卷)编撰,开展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研究。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见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见证各民族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特别是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形成了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

  形成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行动自觉。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期刊,深化新时代民族研究工作,进一步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大力推动中国民族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体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为主线,以传承和创新云南本土优秀民族文化为特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宣传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把爱我中华和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云南各民族的心灵深处,形成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行动自觉。

  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云南省将挖掘、整理、记录、传承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任务,统筹兼顾地域、民族、文化类型,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弘扬方式上多措并举,建立起一批民族文化资源库,出版了一批民族文化珍贵资料丛书,建设了一批民族文化活态传承基地,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优秀传承人,成效巨大,延续起历史文脉,更赋予其深沉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使中华文化的丰富基因得以在当代记录、传承和延续,促进了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交融互鉴,进而保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中华文化基因库,壮大了中华文化生命力,奠定了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政策保障引领方向。先后制定《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为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保障,指明了方向。

  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本情况调查,收集到民族文化项目17类7566项。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工作,涵盖民族音乐、舞蹈、手工艺、建筑、服饰、民间文学、传统体育、医药等领域,使大量濒危民族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延续,丰富中华文化基因库。目前已建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数据库、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15个特有少数民族多媒体资源库、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数据库、傣族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东巴文献专题资源库、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特色数据库等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传习共享平台。

  民族语言文字得到有效保护。云南民族大学开办有12个民族13个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全省从事民族语文编译工作的专业人员有2500人;云南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共出版以少数民族文字为主的各类图书8000余种;傣族、傈僳族、景颇族等还有本民族文字报纸出版发行,部分电台、电视台开办民族语言节目。2013年,《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对于保障和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抢救保护民族文献古籍取得巨大成就。据统计,全省各民族文献古籍达10余万册(卷),口传古籍4万多部。目前,全省已抢救保护民族文献古籍3万余册(卷)、口传古籍1万余部,61部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种少数民族口传古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西南地区收藏各民族古籍种类最多、原件最多的民族古籍资源库。出版《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云南各民族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中国贝叶经全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等一批民族古籍精品图书。

  推动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提升已有的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艺术精品,在满足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的同时,浸润滋养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有《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电影,有《木府风云》《金凤花开》《版纳风云》等电视剧,有《布朗山》《悬壶天成》等人文影像纪录片,有《云南映象》《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等舞台艺术精品,不断扩展美的内容,丰富美的形式,赋予云南之美更多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尽展云南民族文化魅力,巩固民族文化强省优势,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生动展示七彩云南美丽中国良好形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激发各族群众脱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文旅融合将其转化为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出一批民族文化特色产业乡镇、特色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品牌,带动就业,构建出一条百姓能参与、能受益的民族文化产业链条,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项目连续多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10件惠民实事”之一。独龙族、基诺族、怒族、傈僳族等民族“一步跨千年”的故事令人瞩目。民族文化“普惠于民”并得到各族群众的高度认可,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慢慢地加强,深化了各族群众对中国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更加坚定自觉。

  文旅融合,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旅游为介,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传承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推动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用民族文化提升旅游品位,发展节庆旅游,开发更多文创产品、演艺节目、特色美食融入景区景点,不仅为民族文化传播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也为旅游赋予了更绚丽的民族色彩。

  打造世界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深挖各地不同的文化遗产遗迹、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民族风土人情,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展现不同地域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符号。围绕国际化、高端化消费需求,创新“三江并流”、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丽江古城、哈尼梯田、澄江化石地、石林等世界遗产和国际文化品牌的保护与利用,为优质人文资源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标识。

  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扶持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带头人,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吸纳解决了民族地区农民就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以“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大幅增加了农村群众收入。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全省民族文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生产销售企业已发展到700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如石林普氏民间绣品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带动区域村寨妇女勤劳致富,每位“绣娘”年均经济收入达2万余元。

  拓展少数民族节日的功能。支持开展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创新,2016年起,连续组织举办“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民族赛装文化品牌。“火把节”“泼水节”“目瑙纵歌节”“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等民族节庆已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符号和品牌。

  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培育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社会认同。倡导“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观,创造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文化条件,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载体,优化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立支持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机制,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通过民族文化的互通互学互鉴,推动情感的相知相亲相惜,实现生产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让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遍布城乡的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51个、文化馆149个、美术馆4个、非遗中心27个、乡镇文化站1445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442个,基本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

  参与跨区域民族文化演出、展览等活动。支持参与省内外举办的各种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文物展、博览会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民族文化交融格局。积极举办各级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为优秀民族文化项目提供展示、交流和互鉴的平台。截至目前,云南省已成功举办11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2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2届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16届新剧目展演,组团参加了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6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5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7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

  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扩展文化交流,搭建平台、丰富形式、创新载体,促进文化交流,凝聚价值共识,以文化聚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在全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群众联谊活动;一些地方开展“民族团结百家宴”“民族文化大舞台”“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民族文化宣传活动、联谊活动、团结共建活动、结对帮扶活动。通过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互通互学互鉴,增进了中华文化认同,凝聚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社会共识,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互助互济、经济发展互补共进、民族节日同欢共庆,郑家庄、“宾弄赛嗨”等典型不断涌现。2021年12月,国家民委、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宁洱县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各族群众代表在誓词碑前高声诵读民族团结誓词。70多年来,民族团结誓词一直回响在云岭大地上,如今,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凝练成“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坚守初心、奋斗筑梦”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精神。

  2021年12月,国家民委、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宁洱县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 陈飞 摄

  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树立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念,建设“美丽家园”。在昆明举办COP15大会,大力发掘和传承云南各民族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文化理念,深入实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民族民间生态文化之乡和民族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基地,开展民族生态文化名镇和传统生态文化村落街巷空间、民居院落、历史生态环境要素等整体风貌保护,科学、系统地挖掘、整理、记录、出版和研究民族优秀生态文化,推进民族生态文化目录体系档案、数据库和数字化建设,在各类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旅游活动中大力传播民族生态文化,广泛开展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增进民族生态文化交流发展,厚植生态文明思想文化,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让云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生态环境空间。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充分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意义,深化对云南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美丽”省情的认识,深入挖掘云南民族文化价值内涵,特别是云南各民族中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传统和人与自然共生性发展的“美丽”发展模式,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把多样的民族文化转化为取之不尽的“美丽资源”,切实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经济优势。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项目,共建设了29个特色乡镇、900个特色村寨,其中247个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第二。

  推动云南民族医药的研究、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云南是动植物王国,中草药、民族药资源世界著名。在药物资源上,云南中药资源普查有药用植物6559种,占全国品种数的51%,有明确记载的少数民族药物2000余种。在药方资源上,已收集的民族医药验方3万余个,已开发民族医药医院制剂180余种,民族药制剂250余种。推动云南民族医药的研究、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科学,让云南民族医药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助推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傣医药、彝医药、藏医药文化挖掘、文献整理抢救成绩突出,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彝、傣、藏、汉等民族医药为主,苗、壮、白、瑶、哈尼、纳西等民族医药为辅的云药文化体系。全力发展中医和民族医药企业,2012年,全省纳入医药行业统计管理的医药生产企业共计179家,其中中药、民族药、天然药、植物提取、天然健康产品、中药饮片、植物农药生产企业160家。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云南还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形成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行动自觉,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安博

13857621608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