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人都按照各自的方位坐下,地上放着捆绑好的树枝和小羊。一位穿着民族传统服装的男子在一碗水中放入了两片新鲜树叶,随后夹起一块烧红的石头放入碗中。伴随着热石在水中发出的“嗞嗞”声响,男子开始在口中念念有词……你可能会好奇这些人是在做什么,其实,这是我国彝族同胞的毕摩“作毕”仪式。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毕摩”一词来自彝语音译,“毕”意为“念经”,“摩”则是“有知识的长者”之意。毕摩需要多年的学习和传承,既有彝族祭司的身份,又是彝族文化的守护者。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不仅要精通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主持祭祀作毕工作,更会承担彝族文字传授、典籍传抄等文化职能和行医、指导狩猎播种等生活职能,是传统彝族生活中不可或缺、受到广泛尊敬的重要角色。随着网络的快速的提升,往日神秘不可窥视的彝族祭司毕摩们,开始在国民短视频平台快手上向各族同胞展示彝族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毕摩文化。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快手用户“陪你奔跑世界”上传了一段毕摩诵经视频。视频中一位较为年长的毕摩身着彝族传统服装,手持法器,口中用彝语唱念出古老的毕摩经文,毕摩身旁还有人手持录音设备,将毕摩诵经的全程记录下来。这段视频引发了许多彝族用户的共鸣,“云南彝族”、“凉山彝族”、“彝族雄起”等互动让评论区格外热闹。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型的“作毕”仪式可以由一位毕摩自行完成,而较大型的仪式则往往需要多位毕摩配合进行。用户“彝娃CN毕摩”在快手中发布了数位毕摩共同合作“作毕”的场景,不仅展示了毕摩们协同工作的场景,也让粉丝们看到了仪式结束后毕摩之间的沟通和学习交流,收获一众“666666”评论。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数千年来,毕摩文化通常只是通过家族间父子相传和小班额私塾相授的方式来进行传承。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同许多民间传统文化一样,毕摩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断层、年轻人外出工作等影响,即便不再固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限制,毕摩文化依然面临传承困境。而各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快手APP内的热门传播使得更多年轻人了解到了毕摩文化和彝族文字,在一个全新层面上帮助缓解了这一困境。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户“彝文学毕摩”是一位年轻的毕摩,他在快手上展示的毕摩经书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兴趣,更有用户评论称对于毕摩经书的文字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彝族毕摩经书上面的古彝文代表着世界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不仅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的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代彝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与毕摩们一直延续使用的古彝文有了较为显著的不同。同为年轻一代毕摩的快手用户“吉里朵孜后裔毕摩36代”在自己的快手账号中,手书了一些常见的现代彝语与毕摩用语的直接对比,让关注彝文的粉丝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毕摩对于传统彝族文化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彝文的演变。在快手,这一传统文字再次展现迷人的魅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努力继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帅气小伙子“诺苏 伍合惹”在自己发布的作品中大多以典型青年彝族男子的穿着亮相,身着颜色对比鲜亮的彝族服装,纹样繁多精美。他擅长将彝文、彝语、彝族音乐有机结合,记录新一代毕摩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向粉丝展现彝族新生代毕摩的创新与传承。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们在快手上的积极分享和用户们的活跃互动,让彝族毕摩文化在新时代找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抓手。无论是展示彝族老毕摩、古彝文等传承千年的民间传统文化,还是年轻一代彝族毕摩对自己生活点滴的记录,在国民短视频平台快手上,彝族文化正与其他各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一起,再次大放异彩。t2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