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贵州日报》2版刊发《彝族铃铛舞:雄浑豪迈的“恳合呗”》,独立报道流传于赫章县珠市乡等乡镇铃铛舞是彝族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生动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整个黔西北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此外,彝族铃铛舞还是了解彝族丧葬习俗及彝族先民信仰、礼仪等的活素材。具体报道如下:
彝族铃铛舞,彝语称为“恳合呗”,是彝族群众祭奠亡灵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财神镇、雉街乡等乡镇也有分布。彝族铃铛舞的历史可追溯2000多年前。那时,各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在举行祭祀活动时组织100多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兵风采。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铛以控制歌舞节奏,铃铛舞由此得名。
跳铃铛舞时,舞者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欣然起舞。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铃声有时如急雨,有时如私语。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舞蹈中有很多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的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铃铛舞只允许男性青年跳,参演人数一般为4人或6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编,铃铛舞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主要体现彝族先民在与自然抗争中顽强生存,一代代男耕女织、生息繁衍的民族发展史。由此开始,女子也得以去参加了。铃铛舞是彝族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生动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整个黔西北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此外,彝族铃铛舞还是了解彝族丧葬习俗及彝族先民信仰、礼仪等的活素材。
2008年,赫章县申报的彝族铃铛舞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彝族铃铛舞有28个动作,经过重新编排搬上舞台表演的有10个左右。”苏万朝说道。
年近70岁的苏万朝,家住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铃铛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岁,苏万朝和父亲学习铃铛舞,至今已有50多年了,是家族里的第五代彝族铃铛舞传承人。1977年,苏万朝开始带徒弟,走上了传承彝族铃铛舞的道路。
苏万朝介绍,跳铃铛舞时,舞者一般身着蓝色长袍,腰扎布带穿骑马裙,右手执马铃铛(铃铛数量一般为12个,代表十二地支),左手执白素带(舞台表演时执彩带,祭奠时执白素带),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交错有序,边颂歌边舞蹈。
在现代的舞台表演中,彝族铃铛舞通常为男女混合舞蹈,女舞者穿着五彩裙。铃铛舞的服装,其肩上绣着波浪形纹饰,代表了山川与河流,而红色白边骑马裙代表了能征善战的勇士。
苏万朝说,传统的彝族铃铛舞的舞蹈动作,是从战场搏杀动作和战阵演化而来的,表现了彝家汉子勇猛威武、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随时代的发展,彝族铃铛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演进,历经了最初祭祀君王、战士到祭奠逝者,再到搬上舞台表演的变化。同时,彝族铃铛舞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彝族铃铛舞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工作。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苏万朝和徒弟们分别走进赫章一中、民中等校园,开展铃铛舞教学,培育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年,苏万朝带的徒弟,有男有女,有汉族有苗族,目前已先后教授了300余名舞者。
主办单位:毕节日报社邮编:551700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招商财智中心14楼黔ICP备14000018号
9月9日,《贵州日报》2版刊发《彝族铃铛舞:雄浑豪迈的“恳合呗”》,独立报道流传于赫章县珠市乡等乡镇铃铛舞是彝族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生动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整个黔西北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此外,彝族铃铛舞还是了解彝族丧葬习俗及彝族先民信仰、礼仪等的活素材。具体报道如下:
彝族铃铛舞,彝语称为“恳合呗”,是彝族群众祭奠亡灵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财神镇、雉街乡等乡镇也有分布。彝族铃铛舞的历史可追溯2000多年前。那时,各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在举行祭祀活动时组织100多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兵风采。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铛以控制歌舞节奏,铃铛舞由此得名。
跳铃铛舞时,舞者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欣然起舞。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铃声有时如急雨,有时如私语。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舞蹈中有很多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的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铃铛舞只允许男性青年跳,参演人数一般为4人或6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编,铃铛舞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主要体现彝族先民在与自然抗争中顽强生存,一代代男耕女织、生息繁衍的民族发展史。由此开始,女子也得以去参加了。铃铛舞是彝族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生动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整个黔西北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此外,彝族铃铛舞还是了解彝族丧葬习俗及彝族先民信仰、礼仪等的活素材。
2008年,赫章县申报的彝族铃铛舞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彝族铃铛舞有28个动作,经过重新编排搬上舞台表演的有10个左右。”苏万朝说道。
年近70岁的苏万朝,家住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铃铛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岁,苏万朝和父亲学习铃铛舞,至今已有50多年了,是家族里的第五代彝族铃铛舞传承人。1977年,苏万朝开始带徒弟,走上了传承彝族铃铛舞的道路。
苏万朝介绍,跳铃铛舞时,舞者一般身着蓝色长袍,腰扎布带穿骑马裙,右手执马铃铛(铃铛数量一般为12个,代表十二地支),左手执白素带(舞台表演时执彩带,祭奠时执白素带),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交错有序,边颂歌边舞蹈。
在现代的舞台表演中,彝族铃铛舞通常为男女混合舞蹈,女舞者穿着五彩裙。铃铛舞的服装,其肩上绣着波浪形纹饰,代表了山川与河流,而红色白边骑马裙代表了能征善战的勇士。
苏万朝说,传统的彝族铃铛舞的舞蹈动作,是从战场搏杀动作和战阵演化而来的,表现了彝家汉子勇猛威武、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随时代的发展,彝族铃铛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演进,历经了最初祭祀君王、战士到祭奠逝者,再到搬上舞台表演的变化。同时,彝族铃铛舞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彝族铃铛舞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工作。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苏万朝和徒弟们分别走进赫章一中、民中等校园,开展铃铛舞教学,培育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年,苏万朝带的徒弟,有男有女,有汉族有苗族,目前已先后教授了300余名舞者。